今天课上讨论了人生的含义的问题

今天课上讨论了人生的含义的问题
我们很多同学分享了自己的理解。我断章取义的用了“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”的文字,当时表达的意思是利用生命观察自然、体悟自然,体悟人类社会。
老师后来分享了他的理解,将人的认知分成四种次第,从生下来浑浑噩噩的「不明就里」,到掌握了得与失,凭着利害关系生活的「机会主义」,到出现一定内在驱动的「好奇心」,到最高阶段的「使命」。
老师对人生意义的解读是,只有到第三阶段,人才有意义可谈。“不升起对‘向上一提’的可能性的好奇心,则没有意义”。
基于此,他略贬义的评价了我的解读,认为我的解读有些局限于“一己性”。而第三、第四阶段真正的人生的意义,恐怕在于超越一己性之外,还能有对他人、对社会对成就。
我重新反思了我的观点,我认为老师的观点没有问题,而我最初的表述不够合适。我依旧认为人的意义来自当下,来自生到这个世界,对这个世界的理解、体悟和认识。这种认识不是被动的,而是主动追求的,应当可以纳入老师所谓的「好奇心」一列。
至于一己性的问题,我的理解可能略有不同。在我看来将人生的意义着眼于他人是一件有风险的事情。对社会的贡献太过遥远,而对于周遭,我们不得不面对人际关系的不稳定性。我需要先有一己性的满足(不论是第二层次,利益上、物质上的满足,还是好奇心的满足),才能谈对他人的贡献。事实上,我在满足我自己的好奇心的同时,已经在对我的周遭,我所在的项目组,我使用的开源项目,作出我自己的实在的贡献。因此基于一己性的人生,在我的视角下,是没有问题的。